历史文萃

元代衢州大事及名人踪迹纪要

字号+ 作者:木村 来源:道沃源网 2022-04-06 07:59 我要评论( )

元代衢州的历史大事

      至元十三年(1276),衢州降元复叛。
 
  二月,宋太后诏谕各州县归附元朝,永康人章焴组织反元,四月攻占衢城,守将孟茂望风而遁,西安县令赵若鐩被杀。作家韦居安时任衢州推官,亲历“丙子战祸”,把所见所闻记载在《梅磵诗话》中。
 
同年十月,索多、高兴率元军克衢州。
 
 
 
  索多,蒙古人,骁勇善战。至元十二年任建康安抚使,克江南,率舟师与丞相伯颜会师临安皋亭山,官至占城行省右丞。高兴(1245—1313),字功起,河南蔡州人。至元十二年任管军总管,为元军进军江南的先锋,累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。至元十三年,衢州降元后复叛,索多、高兴亲率诸军登城攻占衢州,招降宋丞相留梦炎。设衢州路总管府,初属江淮行省,旋改江浙行省。另设镇守保甲万户府,为地方军事组织。
 
至元十七年(1280),尹廷高流落衢州。
 
  尹廷高,字仲明,号六峰,遂昌人,知名诗人。《四库提要》称“其诗气格不甚超拔,而神思清隽,尚能不染俗氛。”有《玉井樵唱》三卷。集中有《庚辰故里再毁于寇,流落信安僧舍,风雨凄凉》等诗。
 
至元十九年(1282),孔洙让爵。
 
  元朝因统一全国,世祖拟合孔氏南北宗。廷议认定孔氏南宗为圣人之宗子,元始祖乃召孔子五十三世嫡长孙、衍圣公孔洙赴京,令其载爵返曲阜奉祀祖庙。孔洙以庙墓在衢为由,让爵于曲阜族弟孔治。元始祖赞其“宁违荣而不违道,真圣人后也”,改任其为国子监祭酒归守江南庙祀。从此,孔氏大宗失爵。此前,菱湖家庙毁于兵燹,旋迁于城南,但“其制已非宝祐之旧”。
 
至元二十一年(1284),重修衢州路儒学。
 
  衢州学校于宋末毁于战火,至元十四年(1277)衢州路教授招诸生在故文庙北草创祠宇及礼殿三间。徐梦龙任衢州教授后整修一新,前为轩庭四楹、大门八楹,第二年又作两庑东西各十四楹,讲堂、斋舍等,外建棂星门,周以围墙。至元二十四年始落成,方逢辰作记。
 
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刘光大任衢州医学提领,后升医学教授。
 
  刘光大,字宏甫,号适庵,衢州人。精通理学,旁及医学。朝廷闻名召对,阐述精深,甚得皇帝欢心。在衢创办神农殿讲堂和惠民药局。儿子刘咸,大德五年(1301)创办济民药局,后代行医传家。
 
至元二十四年(1287),衢州重建总管府。
 
  衢州路达鲁花赤布伯上任后之次年,重修总管府,并馆驿、织染局,添盖文庙、三皇庙,由衢州教授徐梦龙作记。
 
至元间,马可波罗游衢州。
 
  在《马可波罗游记》一书中提到他当时在衢州旅行时见到的情景说:“在这个地区,看不到绵羊,但有许多公牛、母牛、水牛和山羊,至于猪的数目则特别的多。”反映了元代衢州很重视农副业,尤其是猪的饲养。
 
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末,汪元量南归路经衢州。
 
  汪元量,字大有,号水云,杭州人。原为南宋宫廷琴师。恭帝德祜二年(1276),元军陷临安,三宫被俘北去,后为黄冠卿师南归。著《水云词》,有《送琴师毛敏仲北行》、《三衢官舍和王府教》诗。
 
至元二十六年(1289),赵孟頫为至元钞法至江南,舟过衢州。
 
  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。浙江湖州人,宋宗室。至元二十三年征入朝,授兵部郎中,仕至翰林学士承旨。有《松雪斋文集》十一卷,又工书善画,冠绝一时。赵孟頫在衢江舟中作《定武〈兰亭〉跋》。
 
约元贞二年(1290),鲜于枢游烂柯山。
 
  鲜于枢(1246—1302),字伯机,号困学民,河北渔阳人,徙河南开封。累迁两浙转运司经历、江浙行省都事和浙东宣慰司都事。鲜于枢善诗歌,尤工书,作字奇态横生,与赵孟頫齐名。有《困学斋杂录》、《困学斋诗集》。鲜于枢衢州之行题有《石桥山留题》,和者极多。
 
大德四年(1300),柳贯任江山县学教谕。
 
  柳贯,字道传,号乌蜀山人,浦江人。元代“儒林四杰”之一,官至翰林待制。有《柳待制文集》二十卷,在当时文坛上影响不小,受到广泛尊崇,有人称他是“文场之帅、士林之雄”,宋濂、危素前来江山问学。泰定三年(1326),柳贯任江西儒学提举,再过衢州。
 
大德六年(1302),陈孚任衢州路治中。
 
  陈孚(1259—1309),字刚中,号勿斋,临海人。陈孚天才过人,任侠不羁,至元中以布衣上《大一统》。在衢多善政,作平山堂。撰有《信安稿》,久佚。同时,路判官法合路丁,修路学大成殿,建文会亭,创博文、敦行、秉忠、履信四斋。
 
大德七年(1303),开化人郑介夫上奏《太平策》。
 
  郑介夫,字以居(或以吾),号铁柯,开化人。自幼博涉书史,淹贯百家,为文援笔千言立就,秉性雄迈,不避权要。适逢选择南北俊秀,郑介夫得首荐,入值光明宫,常居京师达二十余年。郑介夫的《太平策》,后人评价很高,收入《历代名臣奏议》一书。
 
约大德年间,盛如梓任衢州路教授。
 
  盛如梓,号庶斋,扬州人,以崇明州判官致仕。著有《庶斋老学丛谈》,多纪衢州故实。同时,衢州新修志书告成。
 
大德十年(1306)冬,戴表元由信州路学教授调金华,路经衢州。
 
  戴表元(1244—1310),字帅初,奉化人。7岁能文,诗文多奇语。南宋末中进士,授建康府教授,元初居乡授徒,大德八年61岁时,被人推荐为信州教授。戴表元的诗律雅秀,力变宋诗积习,静细清新,风致近晚唐。文章清深雅洁,有《剡源文集》三十卷。
 
大德十一年(1307),朱霁任衢州路总管。
 
  朱霁(1259—1320),字景周(一作景春),山东新泰人。历任郡守,所至多惠政。在衢增修《信安志》,讼简民安。重修衢西南黄陵堰,是岁江南旱饥,衢田借堰灌溉,独获丰稔,百姓免流离饥馑。又重修平山亭,可登览山川林壑之胜。
 
皇庆元年(1312),申月鲁帖木儿任衢州路总管。
 
  申月鲁帖木儿,高丽人。整理明正书院田,黄溍有记。
 
延祐年间,张枢著《沉籍记》。
 
  张枢(1292—1348),字子长,金华人。张枢长于史学,至常山江家,江氏后人江[]出其家谱,张尽得其实。
 
延祐五年(1318),马端临任柯山书院山长。
 
  马端临(1254—1323),字贵与,江西乐平人,宋宰相马廷鸾之子。侍父居家期间,博极群书。咸淳年间,漕试第一,以荫补承事郎。宋亡,隐居不仕,历20余年专心著述史学巨著《文献通考》384卷。该书记载上起三代,下终南宋宁宗嘉定五年 (1212)的典章制度。唐天宝以前史实,以杜佑《通典》为基础作拾遗补缺;天宝以后至宋嘉定五年,加以续修。共分24门,其中经籍、帝系、封建、象纬、物异五门为作者自创。所载宋制尤详,多为《宋史》各志所未备。和杜佑《通典》、郑樵《通志》,并称“三通”。书刊于至治二年(1322),次年调任台州路。
 
延祐六年(1319),举行“三衢文会”。
 
  由刘文瑞司盟,江浙六路学子汇文衢州,仿科举取士之制,共得二百十二卷,所取六十六人。最后收入文章五十三篇,编刻成书。彬彬之盛,享誉东南。刘文瑞还设私塾,请名儒郑原善为师,张宗元、鲁贞等来就学。
 
延祐七年(1320),洪焱祖任衢州路儒学教授。
 
  洪焱祖(1267—1329),元代学者,字潜夫,号杏庭,歙县人。洪焱祖名列“新安三俊”,有《杏庭摘稿》行世。《四库》馆臣评论说:“其诗纯沿宋调,而尚石湖、剑南风格,抗衡于虞、杨、范、揭诸家则不足,以视宋季江湖末派,则蝉蜕于泥滓之中矣。”洪焱祖历任学官,所到之处兴修学舍不遗余力,在他建议下重修衢州路学,次年告毕。
 
同时,王士熙路经衢州。
 
  王士熙,字继学,东平人,王构之子。曾以邓文原为师,博学工文,盛名日大。官浙东廉使,入中书省。与虞集、袁桷时相唱和。官至参知政事。因事被贬,后赦归故里。士熙为诗,长于乐府歌行,有《江亭集》。
 
至治元年(1321),重刻《赵清献公文集》,蒙古人僧家奴作序。
 
  僧家奴,名钧,字元卿,蒙古人,居太原。曾任福建廉访使等,路经衢州。有《崞山集》,今不存。僧家奴在衢州曾为《赵清献公文集》作序。
 
至治年间,马祖常路经衢州。
 
  马祖常(1279—1338),字伯庸,雍古人。高祖为金末凤翔兵马判官,子孙因以马为姓,居光州(今河南潢川)。延祐进士,官至御史中丞,以枢密副使致仕。文章以先秦两汉为法,宏赡而精赅,多碑志之作;诗圆密清丽,作品中有反映民间疾苦之内容。有《石田文集》。
 
泰定元年,重建衢州城隍庙和三皇庙。
 
  达鲁花赤赫斯首捐俸钱二千缗,重建城隍庙,并增建北边殿庑,次年落成,邓文原作记。同时,重修三皇庙,“绘象有严,礼器毕具。惠民有庐,校官有居”。泰定二年,廉访副使白铎邦又割田以奉时祭,袁桷作记。
 
泰定初,赵友钦撰成《革象新书》。
 
  赵友钦(?—1335),号缘督,江西鄱阳人,宋宗室。因女儿嫁给龙游范氏,寓居鸡鸣山麓。赵友钦隐逸方外,热衷天文历算光学,著有《革象新书》,主要是讲天文星象的。赵友钦提出的“日之圆体大,月之圆体小”的论断,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一个创新,推动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。在数学方面,赵友钦提出从圆内接正方形算起,逐次验证了祖冲之π值估计的正确性,并得出“径113尺,而周353为精密”的结论。在光学方面,对光线直进、小孔成像与照明度最有研究,并最早进行大规模实验,他在卷五《小罅光景》中所述的这些实验在世界物理学史上都是首创的。
 
泰定四年(1327),铁柱任衢州路达鲁花赤。
 
  铁柱,汉姓鲁,字明善,畏吾儿人,翰林承旨、大司徒迦鲁纳答思之子。著《农桑衣食撮要》,为元代三大农书之一。衢州有条古堰,可灌溉数百顷田,长期为当地豪强霸占,老百姓敢怒不敢言,官吏也不想得罪。铁柱明确法规,让水利均及百姓,受到上下好评。
 
同时,著名散曲家张可久任衢州路首领官。
 
  张可久,号小山,宁波人。他一人的散曲作品就占了《全元散曲》总数的约五分之一,现存小令855首,套曲9首,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。其散曲的艺术特点是:讲究格律音韵;着力于炼字炼句,对仗工整,字句和美;融合运用诗、词作法,常常熔铸诗词名句,讲究蕴藉工丽。其作品多为欣赏山光水色,抒写个人情怀和应酬怀古之作,是一代曲风转捩的关键人物。张可久的散曲明清以来颇为文人推重,明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誉之为“词林之宗匠”,也有人把他比为唐诗中的李白,享誉一时。
 
天历二年(1329),孔子第五十三世孙孔涛作《阙里谱系》。
 
  是年,孔涛赴曲阜,见北宗新刊家谱,居然不录南渡宗子,为正本清源,以视正听,特编《阙里谱系》一卷行世。
 
至顺二年(1331),杰峰世愚禅师主持乌石山等寺院。
 
  杰峰世愚禅师,大慈止岩成禅师之法嗣,俗姓余,衢州人。元顺宗至顺二年(1334),世愚禅师回到故里,居乌石山,陈嗣宗捐钱献田建乌石山福慧寺。稍后,古望、龙眠、宝盖、普润诸寺也延请杰峰为开山第一祖。世愚影不出者十六余年。太尉高纳麟、兵部尚书黄德昭、江浙行省左丞老老若、江东廉访副使伯颜不花的斤,或书函致敬,或亲谒问道,一时道望四布,门庭兴盛,座下弟子二三千人。世愚禅师后圆寂于洪武三年(1370)十二月,春秋七十。临终有辞世偈云:“生本不生,灭本不灭。撒手便行,一天明月。”
 
至顺三年(1332),薛超吾儿任衢州路达鲁花赤。
 
  薛超吾儿,汉名马浩,字昂夫,号九皋,畏吾儿人。薛昂夫自视极高,时人也把他与苏东坡相提并论。还有人把他与贯云石等量齐观,誉为蕴藉派的代表。又有人把他与马致远联辔并驱称为“二马”,奉为豪放派的翘楚。他的作品大多散逸无存,现存散曲达六七十首,名列诸家前茅。作品大多别出心裁,饶有风趣。之后在至正九年和十九年又两任衢州路总管,多善政,如兴水利、均赋役、设文会等。
 
元统元年(1333),衢州建华丰楼,王都中作记。
 
  王都中,字元俞,自号本斋,福建霞浦人。官至河南行省参知政事,谥清献。以廉介自持,为政简而不烦。大字似其为人,小字亦善。至顺四年(1333)在衢作《华丰楼记》。
 
同时,大中祥符钟楼落成,刘致作记。
 
  刘致,字时中,号逋斋,山西中阳人。刘致在流寓长沙期间,以其文章清拔宏丽见遇于姚燧,因姚燧荐为湖南宪府吏,走上仕途。晚年贫,卒无以葬,由王眉叟收葬于德清。所著散曲见存于《阳春白雪》、《太平乐府》、《乐府群玉》等集中。泰定二年(1325)主持深远在废墟上重建祥符寺,元统元年建成钟楼。
 
同时,李孝光、张雨、释大欣、曹德等在衢州,参与柯山雅集。
 
  李孝光(1285—1350),字季和,乐清人。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,以文章负名当世,四方之士,远来受学,名誉日广。至正四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,至正七年擢升秘书监丞。今存有《五峰集》十一卷。张雨(1277—1348),字伯雨,一名天雨,号贞居,杭州人。年二十弃家为道士,居茅山,后转杭州开元宫。张雨工诗曲书画,有《句曲外史集》及补遗、集外诗等,今存。大欣,字笑隐,江西南昌人。家世业儒,去而学佛,元文宗召之杭州,主寺事。有《蒲室集》十五卷。曹德,字明善,上海松江人。曾任衢州路吏、山东宪吏。后至元五年(1339)曹德在都下作《清江引》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,大书揭于午门之上,因此名声大噪。
 
约元统间,张仲深游衢州及常山。
 
  张仲深,字子渊,宁波人。知名诗人,一生未仕,漫游江南。他的诗很受时人推崇,《四库》馆臣认为其”古诗冲淡,颇具陶韦风格“,五七言警句”亦皆楚楚有致,著有《子渊诗集》,存咏衢之作。
 
后至元元年(1335),吴师道受聘为江西乡试复查试卷,路经衢州。
 
  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先祖衢州人,后迁兰溪。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,又与黄溍、柳贯、吴莱等往来倡和。登至治进士第,延祐间,以礼部郎中致仕。有《吴礼部集》。
 
后至元二年(1336),萨都拉任福建闽海道廉访司知事,路经衢州。
 
  萨都拉,字天锡,号直斋,蒙古人,居山西雁门。萨都拉是著名文学家,存《雁门集》八卷,集中多描述衢州风物的篇章。
 
至正六年(1346),白景亮任衢州路总管。
 
  白景亮,字明甫,河南南阳人。明法律,善书算,以政绩优异上闻于朝廷。原先衢州徭役不均,吏缘为奸,贫户多至破产失业。景亮深知其弊,核验田亩以均之。衢学久弛,从祀诸贤无塑像,诸生无廪膳,祭服乐器有缺,景亮皆为备之,儒风大振,缙绅称颂。而性廉介勤苦,自奉甚薄,妻尤俭约,惟以脱粟对饭而已。朝廷特诏褒美,学者宋濂为记。
 
约至正间,徐再思路经衢州。
 
  徐再思,字德可,因喜食甘饴,故号甜斋,嘉兴人。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,因贯号酸斋,故二人散曲,世称“酸甜乐府”。
 
同时,黄镇成路经衢。
 
  黄镇成(1288—1362)字元镇,福建邵武人。好游名山大川,至正间归里读书,授江南儒学提举,未上而卒。著有《秋声集》,有《石桥山》、《三衢夜泊》等诗。
 
至正十年(1350),余阙巡按衢州。
 
  余阙(1303—1358),字廷心(一字天心),唐兀人,家合肥。曾任浙江佥宪,余阙在衢核田均役反腐惩贪,鞫治肆毒残民的衢州路达鲁花赤燕只吉台,把没收的田产拨给学校。因被诬告回乡,后起用累官至淮南行省左丞,至正十七年陈友谅兵破安庆,自刭死,谥忠宣。有《青阳文集》九卷。
 
至正十二年,浙西道廉访佥事李朵只进兵衢州围剿叛乱。
 
  李朵只,字仲善,朝鲜人。当时,徽州、饶州不安,李认为开化为衢州咽喉,遂募兵分守要害,率军追捕,衢州平安,行省赏劳有加。
 
同年,苏伯爵以江浙行省参政总兵于饶信,路经衢州。
 
  苏天爵(1294—1352) 元代文学家,字伯修,河北正定人。至正十二年淮右盐民起义,延及江浙,苏天爵被起用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,总兵饶、信,以老病死于军中。至衢州时,选孔淮为西安主簿,转饷给军有功,升江山县尹。时有《题孔氏家藏宋敕牒后》,苏天爵有《滋溪文稿》30卷存世。
 
同年(1352),红巾军攻入衢州。
 
  冬,徐寿辉红巾军一部攻入衢州城,烧杀掳掠,衢州路训导郑汝厚死事。同知崔思诚防御有力,升任总管。
 
至正间,诗人宋沂任常山县尹。
 
  宋沂,字子与,江西樟树人。泰定元年入太学,累迁常山县尹。《元诗选》三集辑有其《春咏亭稿》一卷。陈基《送宋县令诗序》谓其“瑰奇博达,诵诗书六艺百家之言,攻词章,有气识。”
 
同时,王逢路经衢州。
 
  王逢(1319一1388)字原吉,号席帽山人,江苏江阴人,避乱于上海。才气俊爽,工诗,尤长作行草。所著《梧溪集》记载宋、元之际人才、国事,多史家所未备。清赵翼《檐曝杂记》称其“古体诗音节高古,时有汉唐遗韵;近体诗亦老成朴实,不落纤佻,因不屑与鞶帨家争工斗胜也。”有《草萍值雪》、《衢州华丰楼望柯山、江郎石》等诗。
 
至正十五年(1355),伯颜忽都任衢州路达鲁花赤,重修衢州城。
 
  伯颜忽都沿子城旧址筑新城,周围九里三十步,又于迎和、通仙、光远、拱辰四门之外包以月城,并复建层楼于六门之上。当时正值元末民不聊生,灾荒战乱之际,州府面对破败的城墙,想要大修城池却又力不从心。衢州富绅陈庆甫闻知此事,即自告奋勇,愿以家资负担修城的一半费用。城修完毕,百姓安居乐业,人们感激陈庆甫,便送他一个“陈半州”的雅号。同时,还修建了周宣灵王庙、忠烈庙等。
 
同年,贡师泰任福建廉访使,路经衢州。
 
  贡师泰(1298—1362),字泰甫,安徽宣城人。累官江浙参政、户部尚书、秘书监卿,有《玩斋集》十卷。贡师泰由浙入闽时,于衢州写诗多首,其中写仙霞岭诗长达160句。
 
至正十六年(1356),伯颜不花的斤任衢州路达鲁花赤。
 
  伯颜不花的斤(? —1359 ),字苍崖,又字苍岩,畏吾儿人,高昌王雪雪的斤之孙,荆南王朵尔的斤之子。任衢次年,行枢密院判官阿鲁灰率兵经衢,所过大肆劫掠,伯颜不花的斤将其驱逐出境。因功升浙东都元帅,擢江东道廉防副使,仍分守衢州。至正十九年(1359)率军援信州,不支自刭。伯颜不花的斤擅长诗歌,通晓音律,工于书画,在衢州所作的《古壑云松图》至今仍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。
 
至正年间,桂彦良任开化包山书院山长。
 
  桂彦良(?-1387),名德称,以字行,号清节,慈溪人。入明应诏赴阙,授太子正宗,与宋濂、孔克袁同为太子诸王及功臣子弟师。朱元璋称其为“通达事体,有裨治道”的“通儒”。
 
至正十九年(1359),朱元璋部常遇春克衢州。
 
  朱元璋克婺州后,派遣掾史周德远到衢州招降廉访使宋伯颜不花未果。命令常遇春领兵围攻衢州,九月攻克,活捉宋伯颜不花。太祖质问说:“尔既守城,城破不死,非人臣也。且百姓何辜,使遭锋镝。”后用为提刑按察司,又因官犯罪。朱元璋很不高兴,骂道:“你本俘虏,我宥而用之。元朝因护党往往屈人坏了天下,今尔复袭旧弊。”被执行杖杀。
 
  同时,明军入城抄掠,有“室无完庐,妇无完节”之说。总管马浩(即薛昂夫)在城破之际赴水而死。

 

道沃源网[daowoyuan.com]提醒您: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网友点评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